江湾处,渔火簇簇,冷月无声。
戏台上,风声、水声、鼓弦丝竹声中,对李渔怀有一片深情的女伶雪儿,唤着他的名字,纵身跳入江中。曲乐声中,唯有长袖漫舞、清风白月伴长空……
这凄美冷艳的舞台一幕,是人艺新排话剧《风月无边》的曲终点睛之处。在这部被称为“历史人物传奇剧”的5幕话剧中,借对李渔和他的家庭戏班的描写,着力刻画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段不凡的经历:李渔淡于功名,不求闻达。痴情戏曲,以此养家,为了糊口,也曾率戏班为人哭丧。他恃才傲物,恣意不羁。戏班被禁演,班中女伶离他而去,接着夫人又不幸过世。他穷困愁苦,只有女伶雪儿最能帮他化解心中烦忧……
300多年来,穷愁半世的清代戏曲理论大家李渔的所言所行,引起世人的诸多非议。他痴迷戏曲,博学多识,一生创作多种传奇,尤以《闲情偶寄》名世。他又风流不羁,醉心女色。他嗜酒如命,常醉船头。除了戏曲,女色和酒是他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东西。
李渔一角由擅长文人才子的濮存昕扮演。濮存昕认为,李渔独特的生命形态特别有光彩。李渔的独特魅力,不全在于他在才色酒上的措置裕如、恣肆不羁,更在于他的生存态度,他只愿意按自己的方式生活,而且这么做了。与以前扮演的李白、曹操相比,濮存昕认为,虽然同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,但李渔的性格是有很丰富、很独特的一面。
作为一个“闲情才子”式人物,李渔那种极度潇洒的生活方式和对美的超越世俗的追求,已经进入了极其自然、本能的境界。站在现代审美理念基础上,濮存昕认为,应用一种空灵的大雅之气去推演人物。
《风》剧的舞台设计空灵而自由,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减少依托,主要依靠内心力量的支撑。故而,在诠释李渔的独特“个像”时,濮存昕注入了更多的文气、想象、空间、激情和节奏艳美的曲式。他迈八字踱四方、平仄步履、吟颂人生,准确地定夺着李渔内心世界的走向。剧中昆曲唱段的表演,展示濮存昕另番风雅和才气的同时,“画龙点睛”般演绎了李渔才情恣肆、风花雪月的戏剧人生。